根据通报,2月21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此外,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没有出现感染病例。此外,北京加强医疗机构的防疫工作,要求全市医疗机构拆除门帘,推广排队"一米线"。那么医疗机构拆除门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拆除门帘?
一、医疗机构拆除门帘是怎么回事?
其实不仅是医疗机构,2月22日,记者走访部分商场超市发现,以往厚重的防寒门帘和透明塑料门帘已经不见踪影,手动大门保持全开状态;在收银、排队区域增设了“一米线”,部分场所将“一米线”延至“一米半”。
目前,拐点未至,形势依然严峻,“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仍是北京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随着居家时日的拉长,食品、药品、生活用品等基本都需要补给,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网购习惯的中老年人来说,去超市购物、去医院拿药在所难免。
疫情防控不容松懈,但也得看到,无论是心态上还是行动上,公众总要向着正常生活缓慢回归。
在这时候,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引导工作,延续“非必须不出门”的要求。目前网上有照片、视频显示不少地方已经放松了警惕,去景点的车辆排长队、在餐厅门口排队等待叫号、在广场上扎堆喝茶;甚至有的地方解禁后“报复性出门”,比过年前还热闹。这些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有必要引起重视。
另一方面,就是做好“精准防控”的文章,尽可能降低公共场所风险。这就需要从细节着眼、从小事着手,去一步步追溯市民进出公共场合的每个环节,寻找日常习惯中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堵点、槽点,尽最大可能提升公共场所的“非接触率”。
二、为什么要拆除门帘?
北方冬季寒冷,绝大多数医院、药店、商超都挂着厚重的门帘,以往掀门帘要看“臂力”,如今恐怕还得加上些“勇气”,毕竟来来往往这么多人都要摸一下,谁能保证安全呢?随着天气转暖,摘掉门帘,让公众无碍进出,也是精准防控、疏通堵点的题中之意。对于医院来说,除了防止接触感染,摘掉门帘还能便于室内通风,有效稀释和排放病菌,减小医院内部集聚感染的风险。
至于“一米线”,则更是细节之处的“相互保全”。特殊时期,“距离产生美”。以往,总觉得摩肩接踵、亲密无间才能体现相互信任,如今无影无踪的病毒作祟,不少人才意识到:留足安全距离,既是自我保护,也是向对方表达善意。
超市结账、不凑热闹;排队拿药,留足一米;同上电梯,一人一角;食堂相遇,笑而不语——在“口罩文明”之外,“一米线”也正逐渐成为一道文明线、防控“金线”。
如果说,在疫情发生初期,需要一系列硬核举措来强力切断病毒;那么到了现在,则更多需要从细节入手,以“精准防控”巩固前期防控成果。这既需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指导,也需要医院商超等机构尽快落实,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理解配合。疫情是一场全社会的大考,我们都是考生,每个人的成绩既关乎自我健康,也关系整场考试的秩序。同心协力,方能决战决胜。
网站版权归甜柚网所有 湘ICP备18004154号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