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现象千差万别,纷纭复杂,但归根到底,它是人类文化之一。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地域为何要有名字?地名如何发展演变?地名的形式结构,地名的内隐含义等等,都是由文化这个总根派生出来的,都可以从文化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和验证。而作为大众观看的电视节目《中国地名大会》要完成这样一个文化学的使命,应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
但我昨晚看完《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第一期后,感觉这档节目是以地名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旅游、美食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充分展示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的优秀节目,实现了文化传播接地气、举重若轻,寓教于乐,弘扬精神的目的。看完第一期节目,我认为《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比第一季还要精彩有趣,同时还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实现了地名文化的传承传播功能
地方展演题,通过扬州地名全方位介绍了扬州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艺术文物、历史名人、特色小吃等文化内容,使人们对扬州有一个全面了解,增强了人们对扬州美景和厚重文化的热爱。曼妙的扬州清曲搭配美味清雅的淮扬菜,美食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展现出扬州的标志与记忆。波光潋滟的瘦西湖美景与传统杖头木偶戏巧妙结合,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传统的民俗技艺碰撞出多样惊喜。扬州古琴和“扬州八怪”的结合,一曲一舞带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地名大会》带领大家重新认识地名文化,领略地名背后的历史、生活、情感和信仰,展示了一个回望历史、思索当下、展望未来的中国,对于新时代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和家国情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二、彰显了地名规范的引导功能
目前全国对于地名的拼写五花八门,国家虽然有地名规范,但很多地方不遵守地名拼写规范,常常将地名通名英译,或用英文缩写词代替。
《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把地名路牌上的地名拼写作为选择题,就给了大家一个正确的引导。例如广安门南街,正确拼写是GUANG'ANMEN NANJIE,其他拼写形式都是错误的,这就给全国各地政府及主管部门一个范例,正确规范地名。就是说《中国地名大会》对于当前地名路牌拼写的混乱现象,给出了一个规范案例,巧妙地给予引导,以方便大家遵守。
三、践行了地名精神的弘扬功能
从第一季开始,《中国地名大会》就出现了很多蕴含革命文化的地名,如红原县等,这些蕴含革命文化的地名,点燃了人们对于党、军队和人民艰苦卓绝奋斗的记忆。
第二季中,透过地名,弘扬中国人精神的内容依然有所呈现。比如,利用我国出入境边检口岸名称(南京、东莞、红其拉甫、绥芬河)与所在省份的连线题,引出了四位巾帼公安干警,她们叙述了父辈的英雄事迹,决心努力继承老一辈开创的拼搏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一线,她们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战士,守护国门;在生活中,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民警察”。为祖国的山河站岗,用青春书写着使命与忠诚的担当。
四、发挥了地名知识的娱乐功能
《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推出的新题型“地名飞花令”有趣又有意义,比如第一期中,要求选手通过说出含有数字一至十,包括百、千、万的地名,比赛看谁能说得多。这里考的是记忆和博览群书,既有观赏性和娱乐性,也揭示了这一类地名的命名特点。六和塔、五当召、北固楼、白鹤梁......还有难倒一众选手的丝娃娃。地名天梯这种通过辨识名胜古迹所在省区的对抗赛,非常具有娱乐性、观赏性和刺激性,让人们扩大了视野,寓教于乐。
期待《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后面几期更加精彩,更加有趣,更加有味,更加有力,更加有乐。
【作者:牛汝辰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本期编辑:李茜】
网站版权归甜柚网所有 湘ICP备18004154号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