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29日电(记者 上官云)前有《我在故宫修文物》,后有《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六百年》,最近几年,这些文博类纪录片让许多年轻观众“很上头”。
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前不久凭借精彩的文案登上热搜;最近播出的《我在故宫六百年》,则靠细致地讲述圈粉……它们科普文物知识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出奇一致地获得了好评。
不少网友表示,这些纪录片没有故作神秘猎奇的表述,反而带着烟火气和人情味。
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海报。片方供图
“高冷”的纪录片,也可以开脑洞
“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这句日前登上热搜的话,就出自《如果国宝会说话》,也再一次带火了这部纪录片。
如果说纪录片给人的印象是高冷、严肃,那《如果国宝会说话》可能是个“异类”:每集只有短短5分钟,但脑洞却无限大,画风时而搞怪,时而清新。
在正片中,文物是独一无二的主角。比如,《立狮宝花纹锦》以现代设计师视角解构唐代丝织品工序,用“编程”思维诠释“大唐新样”。
《阿斯塔那俑与文书》则以剧场形式还原了一场发生于唐代的诉讼纠纷。讲黄河铁牛,创作组以千年前的“桥梁设计师”视角,向观众科普了一把“牛顿定律”。
此外还有《洛神赋图》、《兰亭序》……这些国宝在讲述自己身上承载的工匠情感、厚重历史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
文物背后的故事与烟火气
除了与众不同的讲述风格,文博类纪录片往往很会讲故事,于细微处展现文物之美。几年前,在B站走红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便说明了这一点。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这部纪录片不不渲染、不煽情,将摄影机对准文物修复师,刻画了故宫漆器、钟表、织绣、书画等不同门类的文物的修复过程。
以钟表修复为例,这是一项考验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困难往往会反复出现,钟表组的王津师傅便一点点校正每一个零件,他说过,“也可能这一个毛病得调一天半天的”。
片子里,也有对修复师幕后生活故事的讲述。比如说,紧张的工作结束了,有一位修复师要去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原来是因为故宫全面禁烟,需要骑车到故宫外面去抽烟。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共3集,几乎每一集都收获了密密麻麻的弹幕,有些是夸赞高超的修复技艺,有些则是感叹文物的精美。许多人说,看完第一遍后,还想二刷、三刷。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还有最近播出的《我在故宫六百年》。从古建筑修缮到故宫的岁修保养,仍旧以人物和细节串联起故宫600年的历史。
技艺传承是其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比如故宫修缮技艺部的国家级传承人李增林,会指导完成裸露墙面的抹灰课程,并亲自示范抹灰手法。他收工后,宫墙已平整如新。
透过纪录片,那些珍贵的文物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多了些许的人情味和烟火气。
有意思的“历史课”
看完一集文博类纪录片,对观众来说,有时也像是上了一堂“生动趣味的历史课”。
一直以来,网上一直有个说法“唐代女子以胖为美”,《如果国宝会说话》也给出了科普。
它在介绍唐代仕女俑时说,“作为一个每天都在努力减肥的胖妹,我曾梦想生活在大唐,但后来才知道:初唐不胖,晚唐臃肿,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你身边同样有苗条的闺蜜。”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人们认识了不少珍贵的钟表、书画;看完《我在故宫六百年》,观众也了解到灵沼轩的历史和养心殿曾经的小秘密……
有人评价,包括《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六百年》在内,都没有像说明书一样机械地介绍知识,它们是生活化的,并因此显得更年轻。而这,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
梁君健是《我在故宫六百年》的导演之一,很早就注意到了文博类纪录片的热度在不断攀升,“传统纪录片往往是一种比较严肃的节目,一般很难以轻松娱乐为主题氛围进行传播。”
“但现在互联网给这类纪录片带来了机遇:一方面更深地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则努力加入年轻人喜欢的传播方式,让观众能够高效而有趣地接受知识。”他认为。
《如果国宝会说话》总导演徐欢也曾提到,文物是文化的物证,背后还是要看到创造它的人和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情感。
追寻有价值的细节才能引起观众共鸣。梁君健解释,通过文物本身的质感,调动观众的共情,打开历史的窗户,展现一代代的匠人精神,这才是文博类纪录片能火的原因。
网站版权归甜柚网所有 湘ICP备18004154号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