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服装行业的优势在生产,弱势在营销。生产中面临着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工人的工资面临着刚性上升,营销方面要由过去的依靠出口转为促内需,行业的未来出路在国内。”2012年21日,在潍坊举办的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三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国纺织人才交流培训中心主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冯国平这样表示。
按新口径统计,1-10月,山东省1454家服装企业生产服装28.58亿件,同比增长6.4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6个百分点,与前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近20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92.81亿元,同比增长10.36%,实现利润总额114.08亿元,增长7.77%。出口创汇实现88.33亿美元,同比下降2.3%。
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建国表示:“全省服装行业主要呈现出产量增速继续放缓、销售与利润实现增长、出口创汇略有下降三个特点。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和品牌提升,将是服装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我省的服装企业大致可分为服装定制、自立品牌和来料加工等类型。当下,这些企业有怎样的转型之策呢?
中小企业:求变才能求生
山东傲饰服饰有限公司主要设备有电脑高速平缝机800余台,各种进口西服、衬衣专用设备270多台(套),可年产西装150万套、各类出口服装300万件(套)。提起今年的生产情况,该公司副总经理李明告诉导报记者,还没有感到大的冲击:“上半年是不太好,不过我们后来通过一些大型的展会、发布会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效果还不错,明年的订单可以排到五六月份。”
他也提到了目标市场向国内转移,“以前我们主要做出口,现在外贸缩减到了总体业务的65%左右。国内市场的开拓的确比较有难度。在国内市场做服装就要考虑库存问题,像李宁这些大品牌,账面上看起来是挣钱的,但是算上库存就有亏损了,我们现在也在向国内的工装市场推进,也在观察未来的形势。”
烟台太华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恩厚,则在为企业的前途担忧,该公司接到的订单只有两三个月的量。“我们是中韩合资建厂,韩方的投资占到95%,主要是来料加工生产内衣,向日本出口。
现在对外整体销售下滑,订单也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什么利润。”他对未来持悲观态度,“招工难很明显,现在我们工人的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等他们退休,很可能就没有人来做了。”
对此,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经济专家陈升分析认为:“从服装行业的发展看,我们要从价值源头进行创新,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也要认清形势,从容应对。”
服装定制规避高库存
“我们现在不求量,求质,求回头客。2003年之后,外贸大幅度减少,我们的优势在于可以单量单裁,因此会以小批量、个性化服务为主,那种批量大、对个性化没有要求的批量定制不赚钱,我们不做了。”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耶莉娅集团总裁袁文和表示。目前,耶莉娅集团的职业装团体定制业务占集团主营业务的50%,外贸出口占30%,商业销售占20%。
成立于1981年的耶莉娅集团是国内规模大、早开展职业装团体度身定制业务的服装企业。据了解,因为是定制服装,所以不存在库存高企的难题,而且凭着多年的客户积累,企业的生产开工率也维持在正常水平。
“近3年,职业装定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国外的定制还是很难进入中国市场的,因为他们的工装观念和中国不一样。外国纯粹以工作为主,中国的工装有一定的福利性,对合体性要求严格。相比外国越来越多的运动品牌进入国内的工装市场,我们也开始做户外这一块,助推运动装转型,推向市场。”袁文和这样分析市场的变化。
从目前的订单状况看,明年的订单可以排到四五月份,而且主要是以老客户为主。“我们的重点在于维护原有的渠道,并且向行业上游延伸,比如面料、纤维的研发投入在不断增加,”袁文和说,“我们也在开展网上销售,现在还在一个探索的阶段。”
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认识到,当下惟有转为内销才能有新的出路,但是规模、实力和定位,无疑成为制约其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
(定制服装,服装定做,定做服装,服装订做,订做服装,北京定制服装,北京定做服装,北京订做服装,北京服装定做,北京服装订做)
网站版权归甜柚网所有 湘ICP备18004154号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